第1934章 忙碌-《重生明星音乐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弹幕大佬的指导,对不少大提琴学生还是相当有帮助的,他们在没有系统研究过的巴顿的《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》的情况下,几乎不可能做到大佬这样,第一次听就能做出正确的解读。

    也如同弹幕大佬预料的那样,秦放歌的这套无伴奏组曲,确实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来的。

    比如,最后一个乐章,就是吉格舞曲。

    但吉格舞曲也分很多种,最早是源自英伦,后面有法式,以及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。

    到了巴洛克晚期,通常都会将受意大利影响的,充满炫技色彩的吉格舞曲放在作品的最后,比如作为室内奏鸣曲中作为最后一个乐章。

    而诸如小步舞曲、加沃特或布列舞曲等小舞曲则放在萨拉班德舞曲与吉格舞曲之间,以使音乐在吉格舞曲热闹、欢快的气氛下落幕。

    秦放歌的这首无伴奏组曲,倒数第二乐章,也正是小步舞曲。

    这些常识,弹幕大佬都有做出科普,最后也是讲让大家多注意秦放歌的教学演奏,并说了这只是他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,也讲,“舞曲中的一切,其实都可以用舞蹈的角度找到符合逻辑的答案。我相信见到秦老师的原谱后,我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。”

    秦放歌的教学示范演奏,全程下来,差不多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,准确的说是十八分钟。就算之前自觉可能听不懂的观众,这些大都是跟风而来的水友,想看看所谓“世界第一男高音”,“天才音乐家”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。

    还好,起码秦放歌的演奏是没有中断,他也没有当“表情帝”,演奏的台风相当端正,很多演奏家一旦演奏,脸上就出现便秘表情,这样的情况在他这里根本见不到。

    秦放歌自己也没有把这样的演奏当成炫耀之类的,神情一直都是特别宁静和自然的,哪怕他演奏的音乐,或炫动,或忧伤,有低沉的浪漫,也有委婉的诗意。他真是用音乐说话,而不是表情,似乎他的胸有成竹,也能带给观众特别舒心的感觉,那种理性和感性的冲突,在他的音乐中,都显得格外的和谐自然。

    对于那些已经入门古典音乐的观众来说,他们的感受更多,还有不少让人感觉特别夸张的说法,“我在哥哥的音乐中仿佛看到了天堂。”

    “听哥哥的演奏,躁动不安的心顿时就觉得特别安定。”

    “哥哥的音乐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。”

    “优雅而深沉,这就是我喜欢的音乐,美得让人心醉。”

    “超喜欢这样的意境,安静而美丽。”

    粉丝们对此自是捧得格外的高,她们也根本不怕可能会摔得特别重,因为,秦放歌作品,基本就没翻过车。而且,她们也都是打心底觉得,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够,他的作品中,往往都蕴涵着更多等着被发掘的宝藏,那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晶,是他广博精神世界的反应。

    这样的观点,也是得到古典音乐界的一致认可,就比如,秦放歌所创作的那首《有很多变奏的咏叹调》,最初被称为“催眠神曲”,据说是秦放歌为治疗他恩师周秀英的老伴方希平的失眠症而创作的,还神奇的治好了……

    有了这样离奇的故事,这样的作品也迅速传播,效果还真别说,催眠效果真的一级棒,因为很多人都听不懂,听着听着就睡着了!

    在专家们的研究和解读中,光是这首变奏曲,就足以让秦放歌“封神”,“成家”,也是因为,里面的内容实在太过丰富和精彩。有人从里面读到的人生,也有人从中参悟了生死……

    秦放歌现在演奏的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,当然没那么夸张,但给观众们的感觉,依旧是相当好的。不同的观众,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。

    只是,秦放歌仍旧是那个不太喜欢掌声与喝彩的人,论起装x,他敢称第二,好像也没人敢称第一。

    就像是这会儿,秦放歌就在争分夺秒,第一组曲演奏完毕之后,也根本不给观众们鼓掌喝彩的时间,就自顾自的布置下一道课外作业。

    “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,为钢琴和大提琴而作,时间有限,先演奏大提琴的第一乐章……”

    秦放歌并没有解释特别多,大家都懂的,他也懒得去废话,说完就开始在大提琴上演奏,也是完全不等钢琴伴奏。关键也在于,钢琴伴奏老师也不知道曲谱呀!但张小林还是坐钢琴前,他这位置无敌的棒,也是他辛苦当钢琴伴奏可以享受到的福利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