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0章 南北和谈(上)-《三国之西凉兵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拿下渤海郡时,董虎就在考虑日后如何干掉袁绍、公孙瓒的事情,而他最愿意看到的局面是两个混蛋彼此厮杀不断,直至两人耗光了最后力气时,他再一口将两人连皮带骨吞下。

    可事实证明,两人不是蠢货!

    两人联手了!

    袁绍、公孙瓒联合在了一起,幽州、冀州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,仅从敌我双方占据的地域上,就可以看成两个针锋相对的巨大军阵。

    若把幽冀两州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方阵,那么董虎与之针锋相对的地域就组成了一个巨型雁形军阵,是以河南尹、青州、兖州为中军,以向前突出的河内郡、太行山为左翼,以渤海郡为右翼,继而形成一个两翼向前的巨大雁形阵。

    一个是“口”字形方阵,一个是“v”形雁形阵。

    雁形阵两翼如同巨人双臂,已经将幽冀方形阵抱住,在这种情况下,敌军最好的做法就是干掉左右两翼的威胁,斩断雁形阵伸出的两翼,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,袁绍、公孙瓒已经联手干掉了太行山上的黑山军,下一步一定是干掉董虎摆出的巨型雁形军阵的右翼……渤海郡!

    而董虎的应对之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在左翼或右翼实施斜线战术,而不是中军突破。

    左翼实施斜线战术,包括河内军、黑山军都隶属于左翼军团,但黑山军已经被幽冀联军干掉了,袁绍堵住了滏口陉、井陉道路,并州军无法通过两条道路加强右翼力量,右翼也就看似没有办法实施斜线战术……

    但是!

    冀州的政治中心邺城距离河内郡实在是太近了,几乎就贴在河内郡的边界,也就没有完全丧失在右翼实施斜线军阵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同样的道理,在渤海郡实施右翼斜线军阵时,一定要加强右翼渤海郡的实力,让右翼可以继续向北面延伸杀入幽州,自北面形成一个拳头,继而由斜线战术演变成砧锤战术,狠狠向南砸向砧板上的冀州!

    袁绍、公孙瓒干掉了黑山军,只要再干掉了渤海郡,敌我双方就会是方阵对阵方阵的正面厮杀,这样的军阵厮杀会进行很长时间,精于战阵厮杀的董虎自然不会坐视这样的情形发生。

    他能在处置广陵郡的事情上犹豫不决,但他绝对不会坐视右翼渤海郡的丢失,雒阳送来黑山军惨败消息后,他就意识到自己打造的“雁形阵”危险了,军议后立即给雒阳送去了一封亲笔信,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大丫和内阁,同时向河内郡太守张义、渤海郡总管孙牛、青州总管董罴、兖州总管徐荣下达扩兵军令,征调邙山兵科学院幼军,向四个骑营营主下令北上增援渤海郡军令……

    邙山兵科学院的幼军都是十五岁至十八岁青少年,是来自凉州、并州、司隶校尉部、兖州、青州等地的失孤青少年,最早加入邙山兵科学院的是凉州、并州、司隶校尉部的娃娃,兖州、青州则较晚一些,可即便如此,青兖幼军也是进行了一年的军事化管理的。

    征调的幼军最少也是在兵科学院内进行了一年的军事教育,做个什长、小队长是没问题的,其中的佼佼者则可以担任更高级别的中队长,至于中高级将领、长使们则需要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来担任。

    十二万新兵只能算是临时征募,战后势必会解散掉,所以这种任职只能算是一种历练,对幼军的快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,同时也加强了董虎对军队的掌控力。

    扩兵十二万,由幼军担任中低级将领,组建、训练都不是问题,但会对后勤辎重造成很大的压力,需要内阁六部进行统筹调动,需要地方官吏征调民夫辅助运粮……

    有些情况无法得知,董虎也只能大而化之进行一些军事部署,具体细节则需要五军都督府下辖的长使府进行细化。

    河北发生了变故,董虎内心也迫切想要结束淮南之争,在军议后又寻到刘辩,一者是表达兄长对弟弟的关怀,二者是敲打,逼着他对刘表强硬。

    看着刘辩怯懦胆小,事实上他背后的力量却不容小觑,硬实力上,南阳郡的钱粮、人丁足以威胁到襄阳刘表的生死;软实力上,他是退位的皇帝,何家又是南阳郡本土家族,若是母子三人刚刚进入南阳郡的时候,一些家族或许会因为“阉党”缘故而作壁上观,不会轻易下注。可随着董虎越来越强大,南阳郡本土家族也逐渐与何家捆绑在了一起,除此之外,还有为数不少的青兖豫徐落魄家族。

    无论软实力还是硬实力,刘辩都不比刘表差了多少,更何况他的背后还站着一头西凉猛虎,由他来威胁刘表最是合适。

    军议后,董虎带着董白来到刘辩临时住处,也正如密探所说的那样,他身边确实跟着一些年轻士子,就连《三国》文聘、邓芝、李严、傅肜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南阳、颍川、汝南、陈留、邺城都是名士聚集地,但偏重点各有不同,而南阳郡名士偏向武人……当然了,时势造英雄,天下才能之人无数,九成九的人尚未成长起来就已经死于乱世,能够成为史书上一号人物,无一不是幸运中的幸运儿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