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八章 燕京峰会!-《重生之投资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许总……”

    苏禹拉开房门,没想到外面占着的,居然是禹杭明辉资本总经理许仲继,微笑地道:“许总这消息够灵通的啊,我这才到了不过十几分钟,你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刚到不久,正好看见你在酒店前台登记了。”许仲继笑呵呵地道,“下面有个备好的茶室,聊一会不?”

    “行啊!”苏禹说道,“我与许总也是好久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苏禹便在对方的邀请下,来到了酒店环境优雅,此刻还比较清静的一处开放茶室。

    紧接着,许仲继在助理备好的茶具上,娴熟的煮茶、泡茶,一边微笑地跟苏禹聊天:“上一次,关于华创信测那支股票,苏总帮忙抬了一手,拯救了我们明辉资本主力基金的业绩,之后还没来得及感谢苏总呢。”

    “许总言重了。”苏禹接过他泡好的茶,笑着道,“大家不过是合作共赢,说什么帮不帮的,就见外了。”

    许仲继大笑了一声,应道:“如此说来,确实是我见外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苏禹点头应道,“得益于许总的消息,我们‘禹航投资’也在华创信测,哦……现在已经叫信微集团这支股票上,大赚了一笔嘛,自然算得上是合作共赢,互利互惠,而且说起来……我对许总这布局重组,重仓华创信测的眼光和决心,还是非常佩服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别夸了。”许仲继说道,“重仓在重组借壳这条线上,差一点就没缓过来,踏空‘沪市自贸区’这条主线不说,连‘移动互联网’和‘智能手机产业链’这两条线也没抓住,也就这9月底到现在,各支基金的净值暴涨了一波,说起来……今年整体的投资策略,做得挺失败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全面跑赢指数涨幅的业绩,都算失败的话,那国内基金业,无论私募、公募,还真就没几个能看的了。”苏禹回应了一句,然后顿了顿,说道,“在投资策略和业绩这一点上,许总就没必要妄自菲薄了。”

    许仲继呵呵笑道:“没办法,比起你们‘禹航投资’来说,我们‘明辉资本’是真的不够看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许仲继顿了顿,突然转折了话题,向苏禹询问道:“你对这次的‘未来投资’峰会,如何看待?距离年末基金业年度峰会时间这么近,往年是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上,举办这么大业内活动的,所以……我总觉得这次活动,有些不简单。”

    “无非是吹吹风而已。”苏禹笑了笑,说道,“监管层做梦都想要牛市,估计是想组织大家谈话,呼吁我们为国内金融市场建设、发展,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,呼吁大家加大相关股票持仓吧!”

    “恐怕没这么简单。”许仲继说道,“真的就呼吁大家入市,简单的指导就可以了,没必要搞这么大个活动吧?”

    苏禹盯着许仲继,沉思了一会,问道:“许总在担心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也不清楚。”许仲继说道,“所以才想与苏总谈一谈,听一听你的想法啊,当前我们基金重仓在重组概念上,还没来得及退出,如果市场风向急变,对我们来说……可不算是什么好兆头。”

    “不至于。”苏禹说道,“如果是呼吁大家入市,共同做多的话,那怎么来说,对你们都是一种利好。”

    “哎……希望吧!”许仲继轻轻叹息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苏总认为……”许仲继停顿了一会,又道,“最近被市场炒得火热,且今年表现远超大市的‘移动互联网’概念和‘智能手机产业链’概念两条主线,在未来……还有持续性的行情吗?”

    “许总觉得呢?”苏禹询问。

    许仲继无奈地笑了笑,说道:“说实话,我有些犹豫,投资就像对弈一场围棋,一步错,步步错啊!”

    “我们之前,错失了这两条主线的布局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想要介入,势必会成本高企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这两个行业,后续预期的转变,跟得上股价的涨幅,那么……也许我们高位介入之后,还能吃点肉。”

    “但若这两个行业,后续的预期转变差点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那相关板块,在高位上的回调,就相当恐怖了,我们高位介入,可承受不起这样的巨幅回调。”

    “说起来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是有意将仓位,往这两个方向靠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由于我们没有成本优势,高位介入,如果遭遇巨幅回调,很难拿住筹码,所以,一直有些犹豫。”

    “投资,若无坚定的信心,不管是在低位,还是在高位,都很难拿住筹码,也很难赚到钱。”苏禹说道,“我觉得……如果许总心里有犹豫的话,不如放弃掉这方面的机会,其实我是觉得市场中,从来不缺赚钱的机会,在一个拿不准的行情面前,放弃掉并不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每个人的投资风格和认知,从来都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只赚自己投资风格和认知以内的钱,就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许仲继琢磨着苏禹这两句话,想起这一两年以来,‘明辉资本’几支主力基金业绩萎靡,接连犯下的投资策略错误,心头有些醒悟过来。

    确实,金融市场,只有符合自己投资风格和认知以内的钱,才是真正的利润。

    其它的……

    纵然一时追逐热点,赚了钱,在下一次认知不清楚的情况下,大概率也会还回去。

    他的投资能力圈范围,一直都是重组借壳,只要重组借壳的标准和规则没改,只要ipo依然还处于停滞状态,这个概念,始终会有行情,也始终会有急于上市的企业会选择这条捷径,达成上市的目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又何必舍近求远。

    将资金投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,去赚运气和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呢?
    第(2/3)页